当茂腔邂逅二十四节气
【文化中国行】
光明日报记者 刘艳杰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雪妍
临近春分时节,当茂山东青岛胶州市市民文化中心剧场内丝竹悠扬,腔邂气一曲改编自传统茂腔的逅节《四时歌·节气谣》引来满堂喝彩。演员们身着节气主题戏服,当茂以婉转的腔邂气唱腔演绎“玄鸟至,雷发声”的逅节物候变迁,生旦净丑化身“节气使者”,当茂通过“散板慢唱”展现冬至数九、腔邂气“紧打慢唱”演绎夏至蝉鸣,逅节使二十四节气文化变身可听可感的当茂艺术符号。
茂腔是腔邂气流行于胶东半岛地区的民间戏曲形式,距今有200多年的逅节历史,被誉为“胶东之花”,当茂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腔邂气当婉转悠扬的逅节茂腔唱腔与二十四节气的农耕智慧相遇,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
“我们特别创作了系列剧目,将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活动、民俗风情融入茂腔唱段,《春分谣》《霜降叹》等通过戏曲化的叙事,让观众在视听享受中感受自然与人文的交织;重新编排的传统曲牌《光花开》《楼上楼》融入节气谚语和古诗,既保留了茂腔的婉转韵味,又赋予了时代内涵。”胶州市茂腔剧团团长陈誉伟介绍,两大非遗的深度融合在当地掀起了一场新的文化热潮。
“专业演员与市民票友同台演绎,从立春的生机到冬至的静谧,二十四节气的轮转在戏韵中徐徐展开,唱出了对自然的敬畏,也让我们更珍惜传统文化的根脉。”在市民文化中心剧场观看演出的市民张娜感慨道。
为了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,胶州市还推出了“云上茂腔·节气微课堂”线上平台,复现《清明》选段中的踏青场景,观众可通过手势互动体验“曲水流觞”的雅趣。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参与者可跟随茂腔非遗传承人学习《节气手势舞》,通过戏曲身段模拟“雨水润物”“惊蛰雷鸣”等自然现象。平台还计划通过AI作曲系统对传统曲牌的再造,输入节气特征参数,程序即可生成兼具古韵与新声的唱腔设计,形成“人机共创”模式产出节气主题新调。
在胶州少海孔子六艺园,茂腔与节气文化的融合已从舞台延伸至生活场景。非遗工坊内,年轻设计师郑云正在调试“惊蛰”主题戏服:“对传统绣样中的蜂蝶纹饰,我们改用渐变色丝线呈现‘草木萌动’的意象。”二十四节气被解构为192种视觉符号,衍生出茶器、灯彩、互动装置等多种文创产品。
“目前胶州市拥有30余个民间茂腔剧团,此次与二十四节气的融合,不仅是非遗保护的创新尝试,更是对乡村振兴与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。”胶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孙展说,节气文化是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,茂腔本就是田间地头的艺术。下一步,胶州计划将“茂腔+二十四节气”模式推广至校园与社区,借助多维创新手段,使地方戏曲从文化记忆转化为当代生活方式,让节气文化获得“听得见”的载体,实现“双遗产”的共生共荣。
《光明日报》(2025年03月18日 09版)
- [2025-05-13 23:56] 民政部发布《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基本规范》 让失能老人居家养老更有品质
- [2025-05-13 23:53] 鹳雀楼,更上层楼
- [2025-05-13 23:49]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:读懂写在中华大地上的运河史诗
- [2025-05-13 23:49] 中特检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德宇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
- [2025-05-13 23:27] 《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》公开征求意见
- [2025-05-13 23:20] 故宫特展来了!172件文物感受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
- [2025-05-13 23:01] 国家医保局: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询功能上线
- [2025-05-13 23:00] “颍上村嫂”凝聚社会治理“她”力量
- [2025-05-13 22:56] 第五届“童颂中华”青少年经典诵读征集展示活动启动
- [2025-05-13 22:52] 讲好英雄故事 建构中国特色的“英雄IP”
- [2025-05-13 22:45] 话剧《青蛇》被侵权,中国国家话剧院发布声明
- [2025-05-13 22:40] 两部门联合整治体育饭圈乱象 处置账号7.6万个
- [2025-05-13 22:37] 中小学校园图书馆向社会开放,北京首家落户方庄小学
- [2025-05-13 22:24] 这出戏,17岁年轻人挑大梁
- [2025-05-13 21:58] 首批17处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亮相
- [2025-05-13 21:49] 故宫特展来了!172件文物感受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
- [2025-05-13 21:44] 这里奏响“华夏正音”,守护“世界记忆”
- [2025-05-13 21:34] 安徽省果树产业效益创历史新高
- [2025-05-13 21:31] 中国“文物医生”在海外 妙手匠心帮助修复世界文化遗产
- [2025-05-13 21:10] 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 禁用“不添加”“零添加”